歷時5年之久發布的GB 55030-2022《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已正式頒布施行。新版規范對比舊規,對防水年限、防水等級、防水層數的要求更加嚴苛,對防水工程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
新規更有針對性,因地制宜、以防為主、防排結合、綜合治理,其適用范圍更加廣泛,并對新型防水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有個明確的規定。
《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對比舊規有以下變化:
No.1、防水設計工作年限提升
《防水通規》對涉及房建項目的防水設計工作年限要求有顯著提升。變化反映在第2.0.2,“2 屋面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20年;3 室內工程防水工作年限不應低于25年,5 非侵蝕性截止蓄水類工程內壁防水層設計工作年限不應低于10年”。設計工作年限對比(如表1所示)。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屋面工程無論一級二級防水均統一為20年,室內工程、蓄水工程分別首次明確提出不應低于25年、不應低于10年的設計使用年限。
No.2、防水等級變化
《防水通規》對防水等級的規定從兩個維度進行確定:建筑工程分類和防水環境分類。在此規定下,一級防水為甲類+I、II類;乙類+I類。二級防水為甲類+III類;乙類+II類;丙類+I類;舊規中對于一般建筑的屋面防水要求是二級防水,一般地下防水等級為二級防水!斗浪ㄒ帯穼⒚裼媒ㄖ縿潪橐患壏浪O防,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工程防水全部采用一級防水設防。防水等級提升帶來了建筑做法的改變。
No.3、防水層數增加
《防水通規》開篇提到了防水設計使用年限,就提高年限而言,除了提高防水材料質量外,增加單位面積防水材料使用量也是有效的途徑,因此本規范中涉及房建項目地下工程、屋面工程、室內工程防水層數均發生明顯增加。
(1)地下工程
以常見的明挖法地下防水為例,根據對比數據,明挖地下室工程中一級防水工程最低要求增加一層;施工縫類連接部分要求更高,即無論防水等級如何變化,防水要求均相同。
(2)屋面工程
根據《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5-2012)將屋面防水等級定義為重要建筑和高層建筑為I級,一般建筑防水等級為II級,上述等級分別對應于《防水通規》中一級、二級;平屋面I級、II級防水增加一層,瓦屋面I級防水增加一層,II級由“防水墊層”改為“防水層”,金屬屋面I級、II級防水材料從未做規定到必須有一層防水卷材,總體看來同一級別的防水等級較舊規增加一層防水做法。
(3)室內工程
根據《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范》中的防水要求,住宅衛生間,廚房,浴室,設有配水點的封閉陽臺、獨立水容器等均應進行防水設計。
但并未對據防水層數做出明確約定。在《防水通規》下室內工程均為甲類工程,按照工程防水使用環境,I類、II類+甲級屬于一級防水,III類+甲級屬于的二類防水,室內工程一級防水等級要求設置不應少于兩道防水層,其中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不少于一道,二級防水等級要求不應少于一道,通過對比在I、II類防水使用環境下《防水通規》要求防水層數對比增加一道。
(4) 外墻防水
舊規并未對外墻防水做強制性要求,根據《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2011)對外墻防水的規定,在正常使用和合理圍護的條件下,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建筑外墻,宜進行墻面整體防水,規范使用“宜進行”的表述,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做,并未強制規定。
在《防水通規》對外墻防水要求表述為,建筑外墻防水應根據工程所在地區的工程防水使用環境類別進行整體防水設計,首次提出按照不同防水使用環境類別對防水做強制性要求?梢钥闯,大量外墻防水要求從無防水需求提升為一道或兩道防水。
掃描二維碼關注防水材料招商網公眾號
找項目,看防水行業資訊,瀏覽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萬人關注)